生態養豬>百度百科
  
生態養豬就是利用生態床進行養豬,生態床養豬法也叫發酵床養豬法,自然養豬法,懶漢養豬法,快樂養豬法,是韓國、日本根據多年實踐經驗,利用全新的自然農業理念,結合現代微生物發酵處理技術提出的一種環保、安全、有效的生態養豬法。實現養豬無排放、無污染、無臭氣、徹底解決規模養豬場的環境污染問題,它是集養豬學、營養學、環境衛生學、生物學、土壤肥料學于一體,遵循低成本、高産出、無污染的原則建立起的一套良性循環的生態養豬體系。它是工廠規模化養豬發展到一定階段而形成的又一亮點,是養豬業可持續發展的新模式。
  一、簡介
  生態養豬法的原理是利用微生物生態床進行自然生物發酵(飼料利用飼料發酵劑進行微生物厭氧發酵促進吸收,糞尿利用糞便發酵劑進行微生物耗氧發酵分解處理),就是利用發酵床菌種,按一定比例混合稭稈、鋸末屑、稻殼粉和糞便(或泥土)進行微生物發酵繁殖形成一個微生態床工廠,並以此作爲豬圈的墊料。再利用生豬的拱翻習性作爲機器加工,使豬糞、尿和墊料充分混合,通過生態床的分解發酵,使豬糞、尿中的有機物質得到充分的分解和轉化,微生物以尚未消化的豬糞爲食餌,繁殖滋生。隨著豬糞尿的處理,臭味也就沒有了。而同時繁殖生長的大量微生物又向生豬提供了無機物營養和菌體蛋白質被豬食用,從而相輔相成將豬舍墊料生態床演變成微生態飼料加工廠,達到無臭、無味、無害化的目的,是一種無污染、無排放的、無臭氣的新型環保生態養豬技術,具有成本低,耗料少,操作簡,效益高,無污染等優點。

 
  二、生態養豬法優點
  1、投資少、造價低,建築施工簡便易行,一場多用,易于轉産,降低投資風險。

  建造一個養豬規模100頭的育肥豬的養豬大棚。養豬大棚跨度一般爲4~5米,長度爲20~25米,四周圍欄高1.0~1.2米,支撐大棚可用空心磚等材料砌成。棚高一般在2.7~3.0米,材料可選用鋼筋、水泥等材料,頂部覆蓋塑料薄膜、編織布、草簾等。大棚四周不設圍牆,夏天等于是個涼棚,冬季放下塑料薄膜就成爲一個暖圈,冬暖夏涼,爲豬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
  大棚可一棚多用,不僅可養豬,還可養牛、養羊、養兔、養雞等,並且可隨時轉産,種植大棚蔬菜、栽培蘑菇等,增加了抵抗風險的能力。

  2、零排放、無臭氣、無污染。

  生態養豬法不同于一般的傳統養豬,豬糞、尿可長期留存豬舍內,不向外排放,不向周圍流淌,整個育肥期不需要清除糞便,可采取在豬群出欄後一次性清除糞便,這樣做不會影響豬的發育。因爲在豬的飼料和墊料中添加了微生物菌種營養搭檔伴侶,這樣有利于飼料中蛋白質的分解和轉化,降低糞便的臭味;同時在墊料生態床內,墊料、糞尿、殘飼料是微生物源源不斷的營養食物,被不斷分解,所以床內見不到糞便垃圾臭哄哄的景象。整個生態床內,豬與墊料、豬糞尿、殘飼料、微生物等形成一個“生態鏈”,生態床就象一個生態工廠,它總在不停地流水作業,墊料、豬糞尿、殘飼料等有機物通過生態床菌種糞便發酵劑這個“中樞”在循環轉化,微生物在“吃” 墊料、豬糞尿、殘飼料,豬在“吃”微生物(包括各種真菌菌絲、菌體蛋白質、功能微生物的代謝産物、發酵分解出來的微量元素等等),整個豬舍無廢料無殘留,無糞便垃圾産生,而且生態床內部中心發酵時溫度可達60~70度,可殺死糞便中的蟲卵和病菌,清潔衛生,使蒼蠅蚊蟲失去了生存的基礎,所以在生態床式豬舍內非常衛生幹淨,很難見到蒼蠅,空氣清新,無異臭味。
  如果是養豬+養魚或養鴨+養魚,需要利用豬糞尿和鴨糞肥水,豬圈可以采用地上式生態床,底下打上水泥地面(舊式豬圈采用加高圍牆50-90cm即可)。利用生態床菌種糞便發酵劑先淨化糞尿形成微生態制劑,再排進池塘淨化水質。整個過程通過生態床形成一個微生態淨化處理糞尿、微生態制劑加工工廠。通過源源不斷的補充菌種,不斷地處理糞尿、加工微生態制劑淨化豬圈環境淨化水質。

  3、環境優越,發病率下降,減少用藥。

  生態床內環境優越,“冬暖夏涼”,冬暖,是因爲墊料、豬糞尿和殘飼料的混合物在生態床菌種糞便發酵劑作用下迅速發酵分解,産生熱量,底部溫度可達40~50度,中間甚至可達60~70度,表層溫度長期維持在25~30度。這種環境冬天可以避免豬只感冒生病。夏涼,夏天周圍揭起塑料膜就是涼棚,而且涼爽不僅與溫度還與濕度有關,生態床的溫度並不是無限上升的,而且還可人爲控制。假定當生態床內溫度升高到接近或高于室內或室外溫度時,熱空氣上升,冷空氣從四周進入,産生對流,溫度就迅速降下來了,而且還産生涼爽的感覺。同時圈內因無糞尿垃圾,而顯得幹爽,不會産生濕熱悶閉難耐的感覺。夏天可以避免豬糞尿又多又濕又臭,影響呼吸道疾病和消化道疾病的發生。生活在生態床內的豬只一年四季最舒服,豬處在自由逍遙的生存環境中,抵抗各種疫病的能力增強,獸藥、疫苗使用數量下降。

  4、省工省力,提高效益。

  普通豬舍清除糞尿占用了大量的勞動力,生態養豬法免除了豬圈的清理,主要工作就是添加飼料,再在豬舍圈內安裝自動食槽、自動飲水器,省工節力,一人就可飼養上千頭生豬,提高勞動效率可達60%以上,有利于生豬飼養的規模化、工廠化發展。

  5、節省水電煤、飼料,降低飼養成本。

  常規飼養需要大量的水來沖洗豬糞尿,生態養豬法免除沖洗用水,只要飲水即可,所以節省用水90%。“冬暖夏涼”的環境省去大量電煤。 生態床內墊料、豬糞尿和殘飼料的混和物經發酵後,分解或降解出很多有益物質,如長出的放線菌菌絲、微量元素、蛋白質等,而且鋸屑中的木質纖維和半纖維也可被降解轉化成易發酵的糖類,這些都對豬的成長也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豬通過翻拱食用,給豬提供了一定的營養,從而減少了精飼料的供應,根據初步試驗表明,可節省精飼料20%,平均日增重高于不用生態床的豬只一兩百克。
  每頭生豬可節約用料、用水、用電、用煤約50元,節約獸藥、疫苗費用大約10元,節約勞動力成本大約20元,增加銷售收入大約40元,增收節支總量可達110元,收益十分明顯。如果建設一處豬舍面積1000平方米,每批飼養700頭,年出欄可達2000頭的規模養豬場,豬舍等固定資産投資大約爲20萬元,當年就可收回全部投資,並有盈余,具有社會推廣應用的良好前景。

  6、改善肉蛋奶品質,生産“綠色肉”、“農家蛋”、“無抗奶”。

  影響肉質好壞有很多因素,如各種獸藥的使用、不適當的飼料添加劑加入、不合格的飼料等等,導致豬肉的含水量,口感差等等。在潮濕環境下長出的豬水分含量高,其豬肉沒有那種天然香味,長期使用過多工廠化飼料、獸藥或添加劑的豬,其肉質有異味。使用生態床養殖動物通過食取生態床內大量繁殖糞便發酵劑的有益微生物,減少添加劑、抗生素、獸藥的用量,並增強消化吸收功能,充分吸收利用飼料中營養成份及原料的天然色素,無需添加化學色素蘇丹紅、加麗素紅造成對人體的有害物質及影響畜禽産品天然食用風味,可媲美家養畜禽肉。能天然增加動物産品著色度和食用風味,豬只皮膚紅潤,毛色發亮;肉雞肉鴨顔色加深;改善蛋殼的質量和顔色,蛋清厚稠,蛋黃鮮紅。

  B.生態養豬法的建造與管理

  生態床好不好用,跟豬舍的建設也是有關系的。一般要求豬舍呈東西走向,座北朝南,這樣的圈舍采光好,利于發酵;而且南北可以敞開,適合通風良好,不臭也沒蚊蠅。如果建造成投資少、造價低、見效快、轉産快的溫室大棚養殖模式,那就是既省事又省錢。因爲大棚造價低,而且小氣候更容易調節。冬天采光好、保暖,豬可以安全越冬;夏天頂棚放上遮陽板,把四周裙膜搖起,可以通風、降溫。一般散養戶可因陋就簡,一般可以向地面以下深挖50~90厘米,填滿有機墊料後將豬只放入。

 
  一、建築設計

 
  1、豬舍

  豬舍一般寬4~6米,長8~20米,立柱高1.8~2米,頂高3米左右。座北朝南,屋頂要做好保溫隔熱設計,以利冬季保溫及夏季隔熱,房頂設有可自由開閉的窗子,陽光可照射整個豬床面積三分之一,南北牆可設大窗或使用卷簾,並且從太陽升起至太陽落下,可照射整個豬床的每個角落,這樣可使豬舍內部的微生物可適宜地生長繁殖。

  如果用溫室大棚模式,養豬大棚跨度一般爲4~5米,長度爲20~25米,四周圍欄高1.0~1.2米,支撐大棚可用空心磚等材料砌成,棚高一般在2.7~3.0米。材料可選用鋼筋、水泥等材料,頂部覆蓋塑料薄膜、編織布、草簾等。大棚四周不設圍牆,夏天等于是個涼棚,冬季放下塑料薄膜就成爲一個暖圈,冬暖夏涼,爲豬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
  2、豬圈
  通常每間豬圈淨面積約25平方米,可飼養肉豬15~20頭。一般每頭豬占地1.2-1.5平方米。向地面以下深挖50~90厘米。

  二、生態床墊料制作

  1、墊料原料選擇

  生態養豬法零排放養豬技術重要環節是墊料的制作。墊料一般選擇:稭稈、樹葉雜草、稻谷殼粉、鋸末屑、糞便,發酵床菌種之一糞便發酵劑等,有條件加入少量的米糠、酒糟等糟渣飼料發酵效果更好。
  墊料中的稭稈、樹葉雜草、稻谷殼粉主要起蓬松透氣作用,使得墊料中有充足的氧氣,鋸末屑、糞便、米糠、酒糟等糟渣飼料則是起墊料的保水性及微生物營養源的作用。
  注意事項:
  ①、稭稈、樹葉雜草需事先切成5~8cm長小段;
  ②、鋸末經防腐劑處理過的不得使用,如三合板等高密板材鋸下的鋸末。
  2、墊料配比及用量
  墊料配比:鋸末屑50%,稻谷殼粉40%(若無,可用鋸末屑全部代替),糞便10%,發酵床菌種0.2%,水60-70%。如添加5-10%米糠、酒糟等糟渣飼料發酵效果更好,可代替等量稻谷殼粉。
  以豬圈填墊料總厚度90厘米,每平方米用墊料170公斤計算,墊料原料用量如下:鋸末屑:25平方米×170公斤×50%=2125公斤;稻谷殼粉:25平方米×170公斤×40%=1700公斤;糞便:25平方米×170公斤×10%=425公斤;發酵床菌種:25平方米×170公斤×0.2%=8.5公斤。如果有條件可先鋪30-40厘米深的木椴,然後再鋪上發酵墊料。如果鋸末屑不充分,可先鋪50厘米深的稭稈、樹葉雜草,然後再鋪上發酵墊料。

  3、墊料發酵方法

  墊料發酵根據制作場所不同一般可分爲:集中統一制作和豬舍內直接制作兩種。
  集中統一發酵墊料是在舍外場地統一攪拌、發酵制作墊料。這種方法可用較大的機械操作,效率較高,適用于規模較大的豬場,要新制作墊料的情況下通常采用該方法。
  在豬舍內直接制作是十分常用的一種方法。即是在豬舍內逐欄把稭稈、樹葉雜草鋪上,然後把稻谷殼粉、鋸末屑、糞便、米糠、酒糟等糟渣飼料混合均勻後使用。這種方法效率低些,適用于規模不大的豬場。

  4、墊料發酵操作

  1)將發酵墊料,發酵床菌種,水按配比准備待用;
  2)先將生態養豬法菌種之一糞便發酵劑倒入准備使用的水中稀釋攪拌均勻浸泡2-12小時活化菌種,增強菌種活性,稀釋用水最好爲井水或河水,若爲自來水請放置24小時後再用;
  3)攪拌發酵:①如有攪拌機:可以先將發酵原料混合2分鍾後,再倒入菌種之一糞便發酵劑稀釋液攪拌4分鍾;②沒有攪拌機:在地面上鋪上發酵墊料翻倒兩次混合均勻,再澆發酵床菌種稀釋液翻倒兩次混合均勻。堆成高約0.6米、寬2米的長方形物料堆,並在堆頂打孔通氣。最後用長方形塑料布將肥堆覆蓋保溫、保濕、保肥,塑料布與地面相接,隔1米壓一重物,使膜內既通風又避免被大風鼓起。發酵過程中應特別注意翻堆通風換氣,夏、秋季節早晚要揭膜通風翻堆一次(1~2小時),天氣晴朗時可在頭天傍晚揭膜,次日早上覆蓋。堆漚4~6天後,堆溫可升至60~70℃。
  注意:如發酵失敗,查墊料有否加入防腐劑、殺蟲劑,水份是否過高或不足造成的。視發酵混合物水分多少增減配比,發酵混合物的總水分應控制在60~70%。過高過低均不利于發酵,水過少,發酵慢;水過多會導致通氣差、升溫慢並産生臭味。水分合適與否判斷辦法:手緊抓一把物料,指縫見水印但不滴水,落地即散。

  三、生態養豬法管理

  1、生態床管理

  豬舍中的鋸屑變少時,適當補充缺少部分,並同時補充生態床菌種之一糞便發酵劑。爲利于豬拱翻地面,豬的飼料喂量應控制在正常量的80%,飼料均應采用發酵飼料飼喂(使用發酵床菌種之二厭氧發酵飼料,詳情見生物發酵飼料說明)。當糞、尿成堆時挖坑埋上即可。地面濕度必須控制在60%,應經常檢查,如水分過多應打開通風口,利用空氣調節溫度。只要一個月噴一次生態床菌種之一糞便發酵劑即可。生態床菌種是專門征對生態床培養的活性劑,按1:300的比例摻水,噴灑在地面上,可以提高土壤微生物的活力,加快對糞、尿的降解、消化速度。另外,平時發現豬大便堆積得比較多時,把它向空地撒一撒,便于充分分解。另外,地面不能太幹燥,就是既要保持很松散,但是又不能有揚灰,不能有灰塵揚起來,否則豬容易得呼吸道病。在特別濕的地方加入適量新的鋸末屑、稻谷殼粉,鋸末屑、稻谷殼粉各50%。用叉子或便攜式犁耕機把比較結實的墊料翻松,把表面凹凸不平之處弄平,豬全部出欄後,最好墊料放置幹燥2-3日;將墊料從底部反複翻弄均勻一遍,看情況可以適當補充生態床菌種混合物,重新堆積發酵,間隔24小時後即可再次進豬飼養。飼養密度:單位面積飼養豬的頭數過多,床的發酵狀態就會降低,不能迅速降解、消化豬的糞尿,一般每頭豬占地1.2~1.5平方米。

  2、飼養管理

  生態床養豬飼養管理,與傳統養豬模式沒特殊的地方。
  1)與傳統養豬一樣,首先要打好疫苗,控制疾病的發生;
  2)進入生態舍前必須做好驅蟲工作;
  3)進入生態舍豬大小必須較爲均衡,健康;
  4)保持適當的密度:養豬的頭數過多,生態床的發酵效果就會降低。一般7-30kg的豬0.8-1.2平方米/頭,30-100kg的豬1.2 -1.5 平方米/頭 ;
  5)使用生態床菌種之二厭氧發酵的生物飼料;
  6)注意通風管理,帶走發酵舍中的水份,天氣悶熱時,開啓風機強制通風,以達到防暑降溫目的;
  7)日常檢查豬群生長情況,把豬太小的豬挑出來,單獨飼養。
http://baike.baidu.com/view/1806220.html?tp=1_1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s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